杨可扬,1914年8月生于浙江遂昌西畈乡举淤口村,2010年5月逝世,享年97岁。他是中国著名版画家,自学成才,早期受到丰子恺的影响,后来转向木刻版画领域。杨可扬积极参与抗日战争时期的木刻运动,并在新中国成立后专注于美术编辑出版工作。他曾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编审。[1] 人物经历
杨可扬自幼对绘画产生浓厚兴趣,未受过正规教育,通过自学成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1937年春天,他拜马达先 生为师,开始学习木刻版画。随后,他加入了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投身于进步木刻运动。1940年冬季,杨可扬与野夫共同创办了中国木刻用品合作工厂,致力于提升木刻刀的质量。1946年秋季,他回到上海,参与筹备并展出抗战八年木刻展。中华全国木刻协会重组时,杨可扬被选为理事,并全职负责协会的工作。1949年后,他主要从事美术编辑出版工作,直至退休前担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编审。[2] 主要作品
杨可扬的作品包括代表作《江南古镇》《乡间四月》《上海您好》,以及连环木刻《英英的遭遇》《可扬版画集》《可扬藏书票集》等多部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