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氓(1903年2月6日至1990年12月4日),男,出生于四川省彭县县城(今彭州市)东街。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1]
16岁之前,李一氓在彭州生活和学习。1921年夏,李一氓去到上海求学,最初就读于上海浦东中学。1922年秋,李一氓转到江苏南京,在省立第一中学学习。1923年春,李一氓又转回上海,考入大同大学。同年夏,李一氓以学名李民治,考入黄浦江畔的沪江大学。[3][4]1926年,李一氓投笔从戎,前往广州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宣传科长,后改任秘书。 1927年8月,李一氓参加南昌起义,任起义军参谋团秘书长。10月,李一氓回到上海,在周恩来领导下的中央特科从事地下工作,成为中国共产党情报保卫工作的先驱之一。1932年,李一氓到中央苏区后,任中华 苏维埃共和国国家政治保卫局执行部部长、《红色中华》报主编及红色中华通讯社负责人。1934年10月,李一氓随中央红军参加长征。[4][5][1]
1935年10月,李一氓到达陕北后短期任毛泽东秘书,后相继担任中共陕甘省委、陕甘宁省委、陕西省委宣传部部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李一氓来到南昌,任新四军司令部秘书处处长兼军法处处长,协助叶挺、项英编组新四军。皖南事变后,李一氓历任淮海区、苏北区党委副书记、行署主任等职。[5][1] 1949年,李一氓担任旅大行政公署第一副主席、大连大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后,李一氓任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常务委员兼书记处书记。1958年,李一氓出任中国驻缅甸首任大使。1974年至1982年间,李一氓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常务副部长。1982年后,李一氓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常委,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长和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会长等职。[6][1][2]
1990年,李一氓在北京因病逝世,终年87岁。[2]1990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乔石文章《一位令人崇敬的老共产党人》,以兹深切悼念。[5]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