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糖与氨基环醇氧桥连接而成的苷类抗生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s)是由氨基糖与氨基环醇通过氧桥连接而成的苷类抗生素,由链霉菌、小单孢菌和细菌所产生。[1][2][4] 1944年,美国微生物学家塞尔曼·瓦克斯曼发现了链霉素,链霉素是第一个发现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由Streptomyces griseus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2][3]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天然氨基糖苷类,一类为半合成氨基糖苷类,包括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依替米星、异帕米星等。[4][5] 背景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在实验室中意外发现了青霉素,这是一种由青霉菌产生的物质,能够杀死多种细菌,尽管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但由于缺乏化学知识,他未能将其提纯用于医学治疗。直到1938年,霍华德·弗洛里和恩斯特·钱恩在牛津大学对青霉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成功将其提纯,使其成为可用的治疗药物。[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