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翅子罗汉果-抖音百科
翅子罗汉果(学名:Siraitia siamensis (Craib) C. Jeffrey ex S. Q. Zhong & D. Fang)是 葫芦科 罗汉果属 的植物。种加名 siamensis 意为“ 暹罗 的”。分布于 泰国 、 越南 以及中国大陆的 广西 、 云南 等地,生长于海拔300米至700米的地区,一般生长在山坡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草质 攀援藤本 ,长达20余米;根肥大,多年生,味苦;全体密被黄褐色柔毛和混生红色(干后变黑色)疣状 腺鳞 ,茎枝稍粗壮,具棱沟。叶柄长3.5-10厘米;叶片膜质,卵状心形,长10-27厘米,宽7-21厘米,近全缘或稀稍波状,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心形,弯缺半圆形或长圆形,深2-6厘米,宽2-5.5厘米,两面被柔毛及密布黑色(干后)疣状腺鳞,老后毛不甚脱落,掌状脉5-7条。卷须2歧,在分叉点上下同时旋卷。雌雄异株。 雄花 5-15朵(或更多)排列在7-20厘米长的 总状花序 或圆锥花序上,花序轴长2-12厘米; 花梗 长1.5-3厘米; 花萼 筒短钟状,上部径1.2-1.5厘米,裂片5,扁三角形,长3-5毫米,宽7-9毫米,先端钝,具3条隆起的脉,密被柔毛和黑色疣状 腺鳞 ;花冠浅黄色,径3.4-4厘米,裂片5,卵形或长圆形,长1.5-2厘米,宽0.9-1.3厘米,具5脉 ,先端钝,边缘有腺质睫毛,内面具腺毛,外面除被腺毛外还密布黑色疣点,基部具3枚、膜质、半圆形或齿状、长达3毫米的鳞片; 雄蕊 5枚,成对基部靠合,1枚离生,花丝疏被短腺毛,花药1室,药室S形折曲。 雌花 单生或双生,稀3-4朵生于长1-4.5厘米的花序轴顶端成短总状; 花萼 和花冠通常比 雄花 稍小;退化雄蕊 (3-) 5枚,疏被短腺毛,基部具3枚长圆形或线形、长1-2毫米的鳞片;子房卵球形,长1.2-1.5厘米,径0.9-1厘米,先端截平,基部钝圆,密被短茸毛及黑色 腺鳞 ,花柱长4-5毫米,无毛,顶端3浅裂,柱头肾形,2裂。果实近球形,味甜,径约6厘米,初时被茸毛,后渐脱落。种子多数,淡 棕色 ,近圆形,长12-14毫米,宽11-13毫米,厚4毫米,具3层翅,翅木栓质,边缘具不规则齿,居中的翅宽3-5毫米,两侧翅较狭,宽1-2毫米。花期4-6月,果期7-9月。 本种嫩枝和幼叶在活体时密被红色疣状腺鳞,手摸时立即染成红色,故有“ 红汞 藤”之称,干后腺鳞变黑色。
分布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