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罗斯

美国著名作家
菲利普·米尔顿·罗斯(Philip Milton Roth,1933年3月19日—2018年5月22日),美国小说家、作家,以其对美国犹太人生活的深刻描绘而闻名。[1][2]罗斯的作品常以新泽西州纽瓦克为背景,具有强烈的自传性质,剧情融合哲学思想,模糊现实与虚构之间界限,具有“柔软及精巧风格”,并探索犹太人与美国人身份认知与生活。他因小说《再见,哥伦布》(1959)成名,并凭此获得1960年美国国家图书奖。罗斯的《波特诺伊的怨诉》(1969)更是使他声名大噪,该作品也被《时代杂志》评为百大最佳小说之一。罗斯曾多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并获得国家图书奖、福克纳小说奖、普利策文学奖等重要奖项。当地时间2018年5月22日,菲利普·罗斯去世,享年85岁。[3][4]

人物经历

1933年3月19日,菲利普·罗斯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纽瓦克一个中产阶级犹太人家庭,是贝丝(原姓芬克尔)和保险经纪人赫尔曼·罗斯的第二个孩子。罗斯的家族是犹太人,他的父亲来自奥地利加利西亚利沃夫附近的科兹洛夫,而他母亲的祖先来自乌克兰基辅地区。1946年到1950年间在威考希克中学读高中。在此期间,他阅读了大量有关欧洲移民的史料,并且深入了解了哈德逊河两岸的移民情况。这为他后来在作品中写下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奠定了基础。
菲利普·罗斯
1950年,他在纽瓦克罗特格斯学院注册读大学。翌年,他为摆脱纽瓦克狭隘的地方主义和抱着去看看美国其他地方的心理,又转到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巴克乃尔大学就读。在这所大学学习期间,他帮助创建并参与编辑了《其他等人》(EtCetera)杂志。罗斯的第一部短篇小说《哲学,或类似的东西》(Philosophy, Or Something Like That,1952)就发表在这份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