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智涵

清代道教武术家
朱智涵(1873年~1973年),原名朱永才,是一位武林教师前辈。他幼年入道门后得道号“智涵”,世人敬称他为“智涵子”。他生于清朝同治年间,逝于新中国时期,享年100岁。朱智涵生途坎坷,但武技超群,武德超焯,名震全川。他居住在中江六十余年,乡里以其和蔼可亲,昵称他“朱老道”[1]

绝处逢生

朱永才祖籍山东泰安,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山东大旱,饿[piǎo]蒙地,先生一家十一口人,仅他一人幸存。先生当时年十二,在南下觅食途中,他昏倒在山东滕县千山头玄武观门前,为观内道士朱教玉收养,并册为徒弟。朱教玉本四川省中江县大镇(邻龙台镇)葡萄店人,早年随四川人鲍超从军征战,因愤世嫉俗,毅然在山东泰安出家入道,后到千山头玄武观,武功、医学底子颇深。
先生性诚谨,奉师至笃,练功勤苦,因而在俗时被开过镖行的师爷看中,破例亲授道家“天地人盘”先天气功和“纯阳剑”(相传为吕洞宾所传。朱教玉还把自己在戎马中用过的一口龙泉剑赠他。此剑上铸铜星七点,排列如北斗七星,现存)。
先生甫弱冠,已伟岸魁梧,尽得师传。时山东“义和拳”运动如火如荼,先生师徒激于爱国热情,参加了义和团“坎字团”。朝夕奔走于“拳坛”上下,往来于道观之间,传道教武,毁教堂,杀洋人,从事反帝爱国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