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贲皇

春秋时期晋国政治人物
苗贲皇(生卒年不详),原姓[],斗氏,后因封地名为苗氏,名贲皇。他是春秋时期楚国令尹斗椒(斗越椒)之子。[1]
公元前605年(楚庄王九年),斗越椒作乱失败,楚庄王灭若敖氏之族。贲皇逃到晋国晋景公把苗地赐给他,并封他为谋主。公元前575年鲁成公十六年),晋楚战于鄢陵。苗贲皇告诉晋厉公楚国精良在中军,如果派精兵攻其两侧,三军聚集在中军,楚军必败。晋君采纳了他的建议,大败楚军。次日,苗贲皇排兵布阵后,故意放走楚军俘虏,让俘虏告诉楚军晋军的备战情况。恰逢楚军主帅司马子反醉酒,楚共王害怕就带兵逃跑了,最终使楚共王退兵。[2]他被誉为晋国“八大良臣”之一。[3][4]

人物经历

公元前605年(楚庄王九年),斗椒(斗越椒)作乱失败,楚庄王灭若敖氏之族,苗贲皇逃到晋国晋景公把苗地赐给他,并任命他为谋主。
公元前575年鲁成公十六年)晋、楚[yān]陵之战中,苗贲皇告诉晋厉公楚军之精良在中军的王族兵率,如果晋以精兵攻其左右军,三军往其中军聚集,就可以打败楚国。晋国国君采纳了这一建议,楚军果然失利。继而,楚军决定晚上休整,补充兵员,明晨再战。苗贲皇也通告全军作好准备,并有意让楚国俘虏跑回楚营,报告晋军备战情况。楚中军统帅司马子反当晚醉酒,楚共王只得连夜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