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院凤凰堂

1053年建于平安时代的景点
平等院凤凰堂(Hoodo Pavilion of The Byodo-in,1053年)建于平安时代,原为一贵族府邸中供奉阿弥陀佛的佛堂。其布局类似贵族府邸中的“寝殿造”。但房屋的样式是“和样”的,如采用歇山顶架空地板、出檐深远等等。
建筑临水而筑,外形秀丽,内部雕饰、壁画及其丰富,集当时的造型艺术于一堂。凤凰堂可说是集绘画、建筑、工艺与雕刻等艺术国宝于一堂之作,在‘木造天盖、云中菩萨供奉像、凤凰金铜像、梵钟与壁画’等稀有国宝级文物与“平等院”自身的历史价值条件下,在公元1994年以“古都京都的文化财”的一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而在现今流通的10日元硬币与10000日元纸钞背后,更可见“凤凰堂”图案,代表着此处对大和民族的重要意涵。

建筑特色

建筑结构

平等院凤凰堂(Hoodo Pavilion of The Byodo-in,1053年)始建于平安时代。其采用“寝殿式”的型制,堂内供阿弥陀佛坐像。此堂三面环水,朝东,其殿的平面似凤凰飞翔之状,故此名曰凤凰堂。正殿为凤身,左右廊为凤翅,后廊是凤尾,变化多端。正殿面阔3间。为10.3米,进深两间,为7.9米。正殿重檐歇山屋顶。四周加一卷围廊,廊顶成为正殿的腰檐,中间升高,将正门突出,造成形体上的多变。正殿的两翼檐下加装饰性平坐,转角部分升高作攒尖顶楼阁,显得富丽豪华。在正殿正脊两端各置一铜铸的金凤凰。门上和檐 下缀有诸多铜饰,大都为镀金铜具。堂的内部装有极其精美的雕刻和绘画,还用金箔、珠玉、螺钿、[xiū]漆、金属透雕等多种多样工艺装饰。殿中央佛像顶上悬挂着华丽的大天盖。几乎所有斗拱、内柱、天花彩绘宝相花、唐草连珠等。四面门和壁上画有佛经故事,如极乐净土图画等,四壁均雕刻着神采飞扬的菩萨像。藻井底子和佛像须弥座都嵌有螺钿。从整个凤凰堂的构建和内部的装饰来看,它是在日本建筑史上最杰出的建筑物之一,同时也反映了中日文化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