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敾[shàn](1676年-1759年),朝鲜王朝中期著名画家,字元伯,号谦斋,本贯光州郑氏。[1]他与尹斗绪(字恭斋)和沈师正(字玄斋)并称为“士人三斋”。郑敾是朝鲜真景山水画的代表性画家,有“东方真景山水画家”之称。[2]他的作品包括《金刚全图》等,这幅作品通过垂直线皴[cūn]法描绘出其游览的金刚山,显示出与中国画截然不同的朝鲜风格。郑敾的作品反映了朝鲜地理特征,风格实际而非抽象。 生平
他出生于没落的两班家庭,从小就表现出了出众的艺术才能。他在青少年时代画的画,充分地表现了他要做一名画家的抱负和热情。
他年逾8 旬仍没有放下画笔,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天。在那卑视画家的时代,他仍那么执著于美术,是因为他无限热爱祖过山河和家园。
郑敾,号谦斋(겸재),公元1676年出生于汉阳青云洞的一个名门家庭。他从小就失去了父亲,但是有幸在“老论派”的核心家族-金昌协(김창협)、金昌翕[xī](김창흡)两兄弟的门下学习。他继承了栗谷(율곡)学派的思想,作为理学家阐明了阴阳调和与阴阳对立的原理。而他从小就擅长画画,这使他与诗人李秉渊(이병연)、书法家李匡师(이광사)、画家赵荣祏[shí](조영석)成为密友,自然也使他拓宽了绘画创造力,成为他的画升华为日常主题的一种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