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价格

商品需求量等于供给量时的价格
均衡价格,又被称为市场出清价格,是指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在这个价格上,消费者买到了他们想要买的商品,而生产者也卖掉了他们愿意卖的商品,双方都获得了满足。[1][2]它是在一个竞争市场上唯一持久的价格,其它任何可能的价格,最终都将趋向于这个价格。[3]
均衡价格并不意味着是一个永远固定不变的价格。[3]它是由需求与供给决定的市场均衡状态下形成的,而市场均衡是相对的、暂时的、动态的平衡,所以,需求或供给任何一方的变动都会引起均衡价格的变动。[2]供求变动对于均衡价格的影响,可以用需求曲线供给曲线的移动来分析。[3]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会使供给曲线向右平行移动,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下降;反之上升。[2]西方微观经济学家把需求或供给的变动对于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换量的四种基本影响叫做供求规律或市场调节规律。[3]

名称解释

均衡价格(equilibrium price)是商品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时的价格。也就是商品的市场供给量与市场需求量相等,商品的供给价格与需求价格相等时的价格。在市场上,由于供给和需求力量的相互作用,市场价格趋向于均衡价格。如果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则市场上出现超额供给,超额供给使市场价格趋于下降;反之,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则市场上出现超额需求,超额需求使市场价格趋于上升直至均衡价格。因此,市场竞争使市场稳定于均衡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从几何意义上说,一种商品市场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点上,该交点被称为均衡点。均衡点上的价格和相等的供求量分别称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市场上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状态。
合并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