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塔虎城-抖音百科
塔虎城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北部的八郎镇北上台子屯北侧嫩江南岸的平原上,西北靠近白城市大安市地界,在查干湖景区东,南距县城50公里,西北距大安市界10公里,是一处辽代古城遗址。塔虎,蒙古语,是胖头鱼的蒙古语发音“塔虎·吉嘎苏”的音译。塔虎,胖头鱼,现在也有另种说法,蒙古语记音是“布顿·套鲁嘎太·吉嘎苏”。塔虎城,就是因其地处江水盛产“塔虎·吉嘎苏”鱼而得名。 历史沿革
城址简介
辽重熙八年(1039年)置州城,城为方形,周长5181米,为土所筑,高6米,城有4门,惟有西门保存较好。这是辽国皇帝的“行宫”和春行打猎驻足之地,当年这里除驻有辽军官兵外,还为佛教圣地和贸易中心,曾出土不少唐至辽代的文物。位于查干湖东北面的八郎镇北上台子村境内,地处嫩江、第二松花江交汇处。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虎”是蒙语“胖头”的意思,由临近的查干湖盛产胖头鱼而得名。据史料记载,塔虎城建于辽代圣宗太平二年(即1022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原名长春州和金代肇州。塔虎古城座北朝南,呈方形,城墙为夯土垒筑,周长11华里。虽然经历了近千年的雨浸风蚀和战火焚烧,但现存的城墙仍有五米多高,城中建筑物的遗址依晰可辨,由此可见当时工程之巨大,质量之高乘。塔虎城的城墙按方位开有四个城门,而且每个城门都有瓮城围护。城墙上每隔70米左右建有一座堞[dié]楼,共有64个,每个堞楼之间恰为一箭之地,便于遭敌偷袭时相互策应。城的四角还各建有一座角楼,角楼外呈圆形,凸出城角,高于城墙,便于及时掌握城墙内外的动态,城内西北处有古建筑遗址,相传为辽金时期历代君王来此春猎时签发诏令,召见各部首领及外国使臣的“金銮殿”。城外环绕城墙有二道护城河,使塔虎城形成墙高水深,易守难攻之势。作为辽金时期的军事重镇,塔虎城南接黄龙府,北扼松嫩两江,西邻泰州城,西南为通往辽国首都上京临潢府的重要通道。塔虎城除了作为辽代北方军事重镇以外,还是 当时佛教胜地和贸易中心地。现存遗址中城内街道布局井然,官邸、衙署、楼台、庙宇等大量建筑星罗棋布,错落有致,足以看出当时的昌盛与繁荣。 建筑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