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食品

真空冷冻干燥食品
FD食品是指通过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制作而成的食品。[1]这项技术最早在20世纪初期起步,到了20世纪40年代,俄罗斯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成功进行了FD技术实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FD技术被应用于血液制品的脱水处理,以便于储存和运输。战后,FD技术的应用扩展到医疗、生物科学、航空航天等领域。20世纪60年代,美国将其应用于宇航员的太空食品。随后,日本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对该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改进,使得FD技术和设备在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得以进一步发展。在中国,早在解放前就开始使用冷冻干燥法制造疫苗,尽管当时产量很少。解放后,中国的冷冻干燥事业迅速发展,自1952年起在兽医界广泛应用,并制造了大量的大型和中型冷冻干燥机。如今,中国所有省份和地区都有不同类型的冷冻干燥机。

历史沿革

FD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20世纪40年代,俄罗斯科学家在实验室首次成功进行了FD技术的实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FD技术被用来处理血浆,使其易于携带和储存。战争结束后,FD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航空航天等领域。20世纪60年代,美国将FD技术应用于宇航员的太空食品。20世纪70年代,日本在工业化进程中,对FD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改进,促进了FD技术和设备在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在中国,解放前已经开始使用冷冻干燥法制造疫苗,虽然产量较少。解放后,中国的冷冻干燥事业迅速发展,1952年开始在兽医界应用,并制造了一批大型和中型冷冻干燥机。现在,中国所有省份和地区都有不同型号的冷冻干燥机。

工艺流程

FD食品的生产过程中,首先将含有水分的原料预先冻结,然后放入真空罐中,通过热媒辐射加热,使原料脱水干燥。FD技术在不破坏物质原有物理化学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升华将物质脱水干燥,能够最大限度地保存一些对热敏感且易挥发损失的成分。因此,经FD技术处理的食品,其营养成分的保存率可达96%以上,且食物表面的极轻芳香油也能被保留。与加热处理后脱水的食品相比,FD产品能够保持食物原有的形状、颜色、营养成分基本不变,有时还能增强某些产品的味道和香气,提高了食品的风味和适口性。此外,FD产品无需冷藏就能长期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