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文王

景文王
景文王(846年-875年),姓金名[yīng]廉,是新罗国第48代君主,阿飡金启明之子,母亲是光和夫人朴氏,谥号景文。他在位期间,平息了允兴、金锐、近宗等叛乱,强化了王权,奉佛崇儒,亲唐事大,新罗一度出现回光返照的局面。他的太子金晸继位为宪康王。景文王的女儿金成成后来成为新罗的第51位君主和第3位女王。在《三国遗事》中,景文王是主人公。据《三国遗事》中的描述,景文王是一个英明的君主,他的治理得到了人民的赞誉。然而,他的统治时期也面临着内部冲突和叛乱的挑战,饥荒普遍存在。他曾派遣太子和金允到唐朝,但并未取得成功。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金膺廉出生之前,他的祖父金悌隆曾短暂地担任过国王,但后来被宣康王金忠恭的儿子金明(闵哀王)篡位,金明随后又被成德王金均贞的儿子金祐徵推翻,王位因此转移到金均贞家族。因此,金膺廉的父亲金启明未能继承王位,但在文圣王时期曾担任侍中。[1]
金膺廉年轻时曾担任花郎首领国仙,四处游历,[2]并且广泛阅读,喜欢写作。[3]大中十四年(860年)九月,宪安王在临海殿举行宴会,金膺廉也出席了。宪安王询问金膺廉在游历中是否遇到过善人,金膺廉回答说遇到了三位,分别是:“一位出身高贵的子弟,他与人交往时总是谦逊有礼;一位家境富裕的人,尽管可以穿华丽的衣服,却偏爱简朴的麻布;一位有权势的人,但从不滥用权力。”宪安王对金膺廉的价值观十分赞赏,对王后低声说:“我见过许多人,但没有一个能与膺廉相比。”于是,宪安王选择金膺廉作为女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