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出生后不能建立正常自主呼吸导致的疾病
新生儿窒息(asphyxia of newborn),是指新生儿出生后不能建立正常的自主呼吸而导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全身多脏器损伤,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和儿童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1]中医学称之为初生不啼,又名寤生、梦生、闷气生、草迷、落地惊等。[2]
窒息的本质是缺氧,凡是影响胎儿、新生儿气体交换的因素均可引起窒息。引起窒息的主要因素有孕母患慢性或严重疾病、妊娠并发症、前置胎盘、胎盘早剥、[1]脐带受压、[3]脐带脱垂、早产儿或巨大儿、头盆不称、宫缩乏力[1]等。疑似窒息的胎儿可进行脐动脉或头皮血的血气分析、血清电解质及肝肾功能、心电图、头颅磁共振成像等检查,[5]根据脐动脉血pH、Apgar评分[a]等指标进行确诊及分度。新生儿窒息患儿出生后应立即进行复苏及评估,复苏步骤包括保暖、摆好体位、清理呼吸道、擦干全身、刺激胎儿、正压通气、胸外心脏按压和药物治疗等,复苏后患儿可根据情况进一步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治疗。[1]
窒息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病症,[5]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的统计数字表明,新生儿窒息导致的死亡已占到了新生儿死亡的1/4。[6]窒息持续时间对婴儿预后起关键作用。因此,慢性宫内窒息、重度窒息复苏不及时或方法不当者预后可能不良。[1]

定义

新生儿窒息(asphyxia of newborn),是指新生儿出生后不能建立正常的自主呼吸而导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全身多脏器损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