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楚

四川大学杰出教授
项楚(1940年7月—2025年2月4日),出生于湖北老河口,祖籍浙江永嘉,是敦煌学家、文献学家、语言学家和文学史家,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创所所长、名誉所长。[1][2][3]
1962年,项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考取四川大学中国文学史专业研究生,师从庞石帚教授攻治六朝唐宋文学。毕业后,项楚在甘洛军垦农场劳动两年,1970年到成都西北中学任教。1980年,项楚调入四川大学,1986年晋升教授,1990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2][3]2007年,项楚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代白话诗派研究》入选第二批《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4]2008年1月,项楚出版作品《项楚论敦煌学》。[5]2023年12月11日,《光明日报》第11版“光明学人”报道了项楚教授治学事迹。[6]2025年2月4日7时30分,项楚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成都逝世,享年85岁。[1][2]
项楚的研究方向以敦煌学为核心,涵盖语言学、文学、文献学和佛学等诸多方面。[3]先后出版了《敦煌文学丛考》《王梵志诗校注》《寒山诗注》《敦煌变文选注》等多部专著,发表了学术论文百余篇。[1][2]1986年9月,项楚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04年,项楚被评为四川大学首批人文社会科学杰出教授。[7]2017年,项楚被授予“四川省社会科学杰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3]

人物生平

项楚,1940年7月出生于湖北老河口,祖籍浙江永嘉。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是在不断迁徙中度过的,这种“走南闯北”的生活经历,培养了他坚韧不拔、勇于探索的精神。1957年,项楚从南昌考入了天津南开大学中文系,开启了他的学术之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