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共公

春秋时期曹国第十六任君主
曹共公(?—公元前618年),姬姓,曹氏,名襄,是春秋时期曹国第十六任君主,曹昭公之子。其在位时间长达三十五年(公元前653年-公元前618年)。[1][2][3]
曹共公十六年(公元前637年),晋国公子重耳流亡至曹国。曹共公听闻重耳肋骨紧密如整块,好奇心驱使下,竟趁重耳洗澡时于帘外偷看。曹国大夫僖负羁劝谏,曹共公却置若罔闻。僖负羁之妻认为重耳随从皆有辅国之才,重耳日后必回晋国为君且称霸诸侯,曹国将因曹共公无礼而遭报复,便劝僖负羁向重耳示好,僖负羁送重耳饭菜并放一块玉璧,重耳接受饭菜而退回玉璧。曹共公二十一年(公元前632年),在晋楚争霸中,曹国受灾最重,晋文公以曹共公曾对自己无礼为由攻打曹国,曹共公被俘,后其侍从侯孺贿赂晋国筮史,晋文公才放曹共公回国。曹共公二十四年(公元前629年)春季,晋文公逼迫曹共公割让洮地以南、东边靠济水的土地给鲁国,曹国由此日益没落。曹共公三十五年(公元前618年)秋季,曹共公逝世,其子姬寿继位,即曹文公。曹共公被视为“做事荒唐”的无能君主,他的无礼之举不仅给自己招来麻烦,也让曹国在晋楚争霸局势里陷入被动。[1][2]

人物生平

诸侯会盟

曹昭公九年(公元前653年),秋季,曹昭公去世,世子姬襄(曹共公)继位。冬天,安葬昭公。同年十二月,周惠王逝世,其子姬郑即位,是为周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