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玄

元朝文学家
欧阳玄(1289年-1358年2月7日),字元功,号圭斋,原籍江西庐陵,后迁居湖南浏阳。他是元代文学家、官员、史学家和书法家,曾任翰林学士承旨。欧阳玄自幼聪明,14岁就能成诵。延祐二年(1315年),他以会试殿试第二名的成绩中进士,成为探花。他曾任翰林待制、国史编修官,后升任翰林学士承旨。 在地方任职期间,欧阳玄注重发展农业,清理积案,严正执法,深得百姓拥戴。他对芜湖名胜古迹多加保护修[],其中“芜湖八景”是他在任时所形成。离任时,他对芜湖依念绵绵,后人将荆山之水取名“欧阳湖”(简称“欧湖”)以志纪念。 元顺帝时,欧阳玄被追封为楚国公,谥号“文”。享年八十五岁。他曾任翰林学士承旨,参与编修《四朝实录》,担任《宋史》、《辽史》、《金史》的总裁官。欧阳玄还曾负责编修经世大典》。在史学、文学、书法等方面,欧阳玄均有造诣,被后世称为“元四学士”。他的主要作品有《唐书[zuǎn]要》、《至正河防记》、《圭斋文集》等。[1][2]
欧阳玄去世后,葬于宛平香山,归葬于浏阳天马山,并建词纪念,受到湖南士人世代祭祝崇敬,至今浏阳还有“奎斋路”的街名。[3]

人物生平

公元1314年(延祐元年),元仁宗帝的儒师王约等汉臣积极倡议开科取士。
欧阳玄所撰《蒲城义门王氏祠堂碑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