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皮士(英语:Yuppie),又称雅痞,是20世纪80年代初创造的一个术语,指的是在城市工作的年轻专业人员。英文Yuppie是“young urban professional”(年轻的城市专业人员)或“young upwardly-mobile professional”(年轻的向上流动的专业人员)的简称。这个词最初作为一个中性的人口标签使用,但随着时间推移,由于对绅士化的担忧,出现了“雅皮士反弹”,一些作家开始轻蔑地使用这个词。雅皮士文化反映了人们对上层都会名流生活的向往,但由于出身和家境的限制,他们只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打造一种迷你版的名流生活[1]。
历史沿革
雅皮士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980年的芝加哥杂志上,作者丹·罗滕贝格并没有发明这个词,但他注意到这个城市内部人口群的崛起可能带来的社会经济迁移问题。约瑟夫·爱泼斯坦被认为是1982年创造了这个词,尽管这点有争议。1983年,鲍勃·格林的一篇文章让这个词在美国广为人知。同年,《东湾快运》的幽默作家爱丽丝·卡恩的一篇讽刺文章进一步普及了这个词[2]。 形象特点
雅皮士的形象特点是穿着“高级灰”,说着“洋泾浜”,吃西餐、喝红酒,阅读《ELLE》杂志,接受MBA教育。他们通常从事行政管理相关的职业,如首席代表、创意总监、广告策划、高级文案、外文翻译、行政助理、资讯主管、人力资源部经理等。他们的工作性质主要涉及人际关系,包括沟通、联络、咨询、协调、接待、推广 等方面。雅皮士经常携带大型公文包,频繁出入酒店、写字楼、会议室、候机楼、商务会所等地,与客户握手、微笑、交换名片、签署合作意向书。他们给人的整体印象体现了那个时代特有的时尚、品味和格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