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侁-抖音百科
王侁(生年不详,卒于994年),字秘权,五代宋初时期开封浚仪(今河南省开封市)人。他是北宋大臣,后周枢密使王朴的儿子。[1] 在后周时期,王侁凭借父亲的荫庇进入仕途,官职逐渐升至东头供奉官。进入宋朝后,直到太祖末年,才开始被加封为閤门祗候。宋太宗即位后,他历任多个监押、使者职务,频繁往来于京师与西部边境地区,后来升任通事舍人。雍熙初年,王侁因功被封为蔚州刺史。在宋军北伐幽州的战役中,他被任命为并州驻泊都监,不久后又调任为云、应等州的兵马都监。 然而,他因与潘美一起陷害杨业而被除名,并被发配到金州。后来,在大赦天下时,他的刑罚被减轻,改任为均州团练副使。[1] 人物生平
王侁,字秘权,开封浚仪人,他的父亲王朴,曾任后周枢密使,因上筹边之策而名噪一时。王侁虽系名门之后,本人也有战功,但其为人“性刚愎”,“以语激杨业,业因力战,陷于阵,侁坐除名,配隶金州”。王侁当时确实逼副帅杨业进军,杨业无奈服从,但与王侁、潘美约定,王侁、潘美负责安置伏兵于陈家谷口接应他。王侁等确实在陈家谷口设置了伏兵,但等到中午也没见到杨业的人影后,以为杨业趁胜追击辽兵去了,就撤退了。孰不知当时杨业统领的军队已伤亡大半,到陈家谷口无人接应后,只有被俘一条路。 被俘后的杨业叹息着说:“朝廷待我甚厚,本当讨敌安边,以报国家,不料被奸臣所逼,致使王师败绩,我还有什么脸面活着!”于是绝食三日而亡。由此可知,陈家谷口逼杨业进军,后又将接应部队撤走的人是王侁而非潘美。据史料,当时对王侁的撤兵,潘美是有阻止的,只是阻止得不够坚决,所以潘美不是没错,但只是错在他因为他误信了王侁之言,对错误的方法阻止不够坚决而已,并非如小说家笔下那般坏透了顶,不仅在陈家谷口算计杨业,还如通俗小说或电视剧里描写的那样按兵不动,射杀杨七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