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不连
骨不连
创建同名条目
条目
历史版本
编辑
骨不连是指
骨折
后至少 9 个月,并且没有进一步愈合倾向已经有3个月,经临床或者X线证实愈合停止,是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骨不连的病因较多,多由多种因素复合导致。骨不连的患者通常表现为骨折端局部疼痛、异常活动和压痛、叩击痛。治疗方法包括生物性方法,机械性方法和生物物理方法等,多数可治愈。并发症为死骨,预后与局部力学、血运、感染等因素相关。及时治疗,预后较好。
就诊科室
骨科
病因
确定骨不连的原因是选择治疗方法的关键。导致骨不连最常见的原因如下:
力学因素:
骨折
不稳定。
全身性因素:吸烟、
酗酒
、偏食,
糖尿病
、
骨质疏松
、
营养不良
,激素、非甾体类消炎药的应用。
局部因素:开放性骨折,高能量损伤,严重
软组织挫伤
,骨缺损,感染因素等。
医源性因素:不恰当的闭合复位,不恰当的外固定,不恰当的肢体牵引,缺乏功能锻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