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顺昌之战-抖音百科
顺昌之战,即今安徽阜阳,是南宋初抗金的重要战役之一。这场战争由著名抗金将领刘锜指挥,是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城邑防御战争。顺昌之战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140年5月25日至6月1日,历时6天,经过三次战斗,成功击溃金军的前锋部队。第二阶段从6月7日 至6月12日,历时6天,刘锜率领全城军民与金军主力完颜宗弼(金兀术)进行决战,最终取得顺昌保卫战的最后胜利。史称顺昌之役为“敌震惧丧魄”,燕之珍宝悉数被取,意欲捐燕以南弃之。在这场战争中,宋军以不满两万人的兵力,击败金军十余万人。顺昌之战是南宋初期抗金战役中的重要事件,对南宋抗金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战争背景
1127年,金朝统治者灭亡北宋后,不断发兵向江南侵扰,宋统治者一味逃跑,不敢抵抗,但黄河两岸的广大爱国军民在抗战派将领的率领下以各种形式给金军以沉重的打击。南宋抗金战争到建炎四年(1130年)时,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南宋的变化,金军的精锐部队接连受挫,战斗力大大削弱。绍兴五年(1135年),金军与伪齐联合攻宋遭到失败,更加暴露了金军的虚弱情况。但尽管如此,宋高宗仍一心一意与奸臣秦桧合谋,不断派使臣向金求和。金国统治者为达到不战而使南宋屈服的目的,同时,给金军一个休整的机会,绍兴九年正月,与南宋签订了一个和约。根据这一和约,宋方须割地、赔款,对金称臣。当南末统治者庆贺和约成立、大肆封官进爵之时,金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作好了战争准备,遂撕毁约,于绍兴十年(1140年)五月兵分四路,再次发动南侵战争,战线从东部的淮水下游一直延伸到西部的陕西。南宋统治者对金军进攻毫无戒备,河南、陕西的地方官大都是原先的伪齐官吏,这时纷纷降金,因此金军进攻初期气势汹汹。但不久即遭到岳飞、刘锜、韩世忠、吴璘等南宋军民的顽强抵抗,从而遏止了金军的进攻气势。其中以刘锜指挥的顺昌保卫战最为突出。 战争经过
中国南宋绍兴十年(金天眷三年,1140),南宋军民为阻击金军进攻,在顺昌(今安徽阜阳)进行的城邑守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