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7型驱逐舰

新中国1950年代从苏联引进的愤怒级驱逐舰
1
4
6607型驱逐舰(简称:07型驱逐舰,北约代号:鞍山级),[2]是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向苏联购买引进的大型军舰,是中国海军装备序列中的第一型驱逐舰。[2]
6607型驱逐舰共装备四艘,于1954至1955年间在山东青岛入役,被命名为“鞍山”舰(舷号101)、“抚顺”舰(舷号102)、“长春”舰(舷号103)和“太原”舰((舷号104))。这四艘驱逐舰是中国海军早期的“四大金刚”。[4][3][1]
6607型驱逐舰原为苏联“愤怒级”驱逐舰,是苏联海军根据意大利“西北风”级驱逐舰设计,于1936-1941年间建造。[6]采用了大型单烟囱结构、长首楼的基本舰型及动力装置的布置形式,沿用了苏联列宁格勒级的130毫米单管舰炮,小型防盾,前后以背负式各布置2门,并采用了强度更高的钢材制造炮架。[5]舰体采用低锰钢铆接方式制造。[7]1969至1970年间,6607型驱逐舰进行了改装,均拆除原鱼雷发射系统,换装两座双联装“上游-1”反舰导弹发射架,并装备了相应的雷达、导航电子设备,由此成为中国最早导弹化的主力舰。[1][8]
在中国“旅大”级驱逐舰诞生以前,6607型驱逐舰一直是中国海军最大的水面主力战舰。[7]6607型驱逐舰一直服役至20世纪90年代,堪称世界上服役时间最长的驱逐舰之一。1989年,“抚顺”舰在第一个退出现役后被拆解。1990年8月,“长春”舰退役,停泊于山东省乳山市银滩作为展示舰用。“太原”舰于1991年9月19日退役,改名“青岛”泊于大连老虎滩,作为大连舰艇学院的练习舰。[3][7]1992年4月24曰,“鞍山”舰退役,服役期长达56年,现陈列于青岛海军博物馆[3]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