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铁路

台湾于清末兴建的铁路线
台湾铁路是台湾于清末兴建的铁路线,[1]分为基隆台北新竹—台北两线,为今日纵贯线北段之前身,是中国第一条自行集资兴建的铁路。[2]台湾铁路管理局直营的铁路线包括了西部干线、东部干线、南回线等3条干线,[3]以及10条客货运支线。[4]采用1067mm(窄轨)轨距[5]并沿用日据时期靠左行驶的规则,与今日台湾道路通行方向不同。[6]2006年底,台湾建成了高速铁路,[7]高速铁路全长345公里的高铁贯通台湾西岸。台湾铁路在台湾交通运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台湾主要的铁道运输系统[8]台湾铁路不仅仅是一种交通方式,[9]它见证了历史变革,[10]融入了社会人文,或许是一个富有人情味的小车站,或许是一台慢速的台铁列车,都散发着浓浓的古意和浪漫。在台湾民间口语中,「火车」或「搭火车」多指该铁路系统。

主要路线

台湾铁路总长4500多千米(其中70%为窄轨铁路),有从基隆高雄的铁路纵贯线(长400多千米),环岛铁路网已形成。台铁的四条干线:西部干线、东部干线、北[huí]铁路以及南廻铁路构成了台湾环岛铁路网。
台湾铁路
西部干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铁路干线,串联起台湾几个主要的大城市—台北台中和高雄,西部干线也被称为纵贯线;东部干线,连接着台湾东部的几个主要城市:宜兰花莲台东,东部城市开发较晚较少、因此也保留比较多的自然风貌,因此被称为台湾的“后山”或“后花园“,东部干线是台湾美丽的一道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