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记者(War Correspondents),又称“随军记者”,是新闻工作者中的一种职业分工,包括文字记者、画家、摄影记者和摄像记者。[2]
战地记者最早诞生于19世纪初的欧洲,随近代报业与军事的发展应运而生。[2]19世纪,战地记者与军人在外表上并无显著区别。1863年,美国陆军部规定,编辑或战地记者“可被视为战俘加以拘留”,但不能被当作间谍,这一规定被列入1879年布鲁塞尔协议中。1899年,海牙公约规定战地记者应被视为非战斗员。20世纪,战地记者通常得到国际法的保护。20世纪90年代以后,驻留交战国的外国记者成为“饭店战士”(The Hotel Warriors),候在某国首都的饭店中,在防空警报拉响后观察情况,报道导弹攻击和飞机轰炸,传统意义上的随军记者不复存在。[1]近年来,当代战争开始出现“独立战地记者”。[3] 战地记者需具备军事知识、自保知识、采血技能等职业素养,同时面临着PTSD等心理创伤与道德伦理的职业压力。[4][5][6]战地记者的报道既能为军事和外交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又能为军队和国家形象的塑造提供助力,是政治传播的组成部分。[2][3]战地记者的代表人物包括威廉·霍华德·拉塞尔、彼得·阿内特、罗伯特·卡帕、温斯顿·丘吉尔等。[7][8][9][3] 职业历史
19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