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铸

宋朝时期的官员
何铸(1088-1152),字伯寿,余杭(今杭州余杭)人,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进士,先后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御史中丞等职。何铸六十五岁时逝世,谥号“通惠”,后改为“恭敏”。[1]

人物经历

何铸(1088~1152),两宋之际杭州馀杭(旧治在今浙江杭州西北)人,字伯寿。政和五年(1115)进士。历任诸王宫大小学教授、秘书郎、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等职。秉承秦桧之意,弹劾赵鼎李光廖刚张九成等大臣。绍兴十一年,奉命审理岳飞谋反案,察岳飞蒙冤,力请保全,大忤秦桧。奉命出使金朝还,迁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绍兴十二年,遭秦桧陷害,罢为提举江州太平观。又贬秘书少监、徽州居住。绍兴十六年,起知温州。未几,以端明殿学士提举万寿观兼侍读,召赴行在,再度出使金朝。使还,除资政殿学士、知徽州。寻奉祠,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卒谥通惠,其家辞不受。嘉定初,改谥恭敏。[2]

宋史记载

何铸,字伯寿,余杭人。登政和五年进士第,历官州县,入为诸王宫大小学教授、秘书郎御史中丞廖刚荐铸操履劲正,可备拾遗补阙之选。即命对。铸首陈:“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诚孝既至,则归梓宫于陵寝,奉两宫于魏阙,绍大业,复境土,又何难焉。”帝嘉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