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嘴角鸮

肩部具三角形白色点斑的鸟类
黄嘴角[xiāo]学名:Otus spilocephalus)为鸱鸮科角鸮属的小型鸟类,体长18-21厘米。具有茶黄褐色的羽毛,眼黄色,嘴奶油色,特征为无明显的纵纹或横斑,仅肩部具一排硕大的三角形白色点斑。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常绿阔叶林和混交林中,有时也到山脚林缘地带。夜行性,以鼠类、蜥蜴、大的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印度次大陆的东北部、中国南部、东南亚、苏门答腊北婆罗洲。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大吉岭

形态特征

黄嘴角鸮耳羽簇相当显著,颜色为棕褐色而具窄的黑色横斑,面盘亦为棕褐色,横斑黑色,下缘缀有白色。上体包括两翅和尾上覆羽大都棕褐色,缀以黑褐色虫[]状细纹;后颈无领圈或领圈不明显;肩羽外[xiá]白色,近尖端处黑色,并在肩部形成一道白色块斑。小翼羽暗棕褐色,外翈有4道浅黄色斑。初级飞羽暗棕褐色,内翈近基处有浅黄色斑,外翈为浅棕栗色,除第一枚有浅栗色横斑外,第二至第七枚有白色与栗色相间横斑,其余飞羽外翈栗色,内翈暗棕褐色;尾下覆羽暗棕栗色而有细小横斑。尾棕栗色,有6道近黑色横斑。下体灰棕褐色,有白色、浅黄白色、灰色和棕色等十分斑杂的虫蠹状细斑和暗色纵纹;腹中部近棕白色,到肛区为近白色,亦具灰褐色虫蠹斑。
虹膜黄色,嘴角黄色,跗[zhí]灰黄褐色。
大小量度:体长180-210mm;嘴峰♂18-19mm,♀19mm;翅♂140-152mm,♀147-153mm;尾♂75-90mm,♀80mm;跗蹠♂28-29mm,♀28-29mm。(注:雄性—♂;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