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原秀衡

日本平安时代末期的人物
藤原秀衡(1122 ?-1187)平安时代末期,日本东北地区最强大的虾夷族部落首领——清原武衡之后裔。清源武衡被大和朝廷镇压后,其子清原清衡通过“后三年之役”以及贿赂在大和朝廷实际掌权的外戚藤原家族,从而获得朝廷的承认,成为中央政权在东北地区的代理执政者,从此独霸东北。在此时期,清原清衡为与藤原家族拉关系,遂自称为藤原家的远亲,改姓名为藤原清衡,是为奥州藤原家的一世祖。

正文

奥州藤原家传到三代目藤原秀衡时发展到鼎盛期。由于在陆奥和出羽多处发现砂金矿,奥州藤原家通过垄断砂金的生产而成为日本首富,其富裕甚至令天皇都感到嫉妒。在庞大的财力支持下,藤原秀衡在其根据地陆奥平泉进行了不惜工本、不计效益的大规模市政建设,建造了包括“中尊寺金色堂”“嘉胜寺无量光院”在内的许多传世建筑杰作,不仅使平泉在当时获得了“小京都”的盛誉,而且“金色堂”等建筑至今成为日本对外夸耀的国宝之一。
在政治上,藤原秀衡将朝廷赐予的“镇守府将军”“陆奥守”等官职终身化、世袭化,并以这些官职的名义自行任命东北各地的行政官员,逐渐将陆奥国转化为藤原家的私家领地,连带其控制力较弱的邻国出羽,也成为其附庸而听命行事。至此,日本国内面积最大的两个行政区(国)已被秀衡收入囊中,秀衡已然成为有实无名的“北方之王”。
1180年源平乱起,平氏和源氏都亟欲拉拢藤原秀衡成为盟友。平氏控制下的朝廷多次对秀衡的几个儿子加官晋爵;源赖朝为了防备秀衡南下,亲帅主力坐镇镰仓,没有亲征平氏,导致赖朝错失了所有讨伐平氏的战功,这也成为日后赖朝与义经反目的一个间接但是根本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