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核子研究组织

世界上最大型的粒子物理学实验室
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又称: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法语:Centre Européen pour la Recherche Nucléaire,英语: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简称:CERN)[1][2],是世界上最大型的粒子物理学实验室,也是万维网的发源地,位于瑞士日内瓦,成立于1954年9月29日[2],研究领域以高能粒子为主。[4]
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缩写CERN来自于1952年成立的欧洲核子研究理事会。[1]1957年,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建成600MeV同步回旋加速器。[1]1959年11月24日,质子同步加速器启用。[5]1976年6月17日,超级质子同步加速器建设完成。1981年4月4日,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交叉碰撞储存环成功产生世界上首次质子与反质子的碰撞。[5]1983年,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宣布发现W粒子和Z°粒子。[5]1990年12月20日,世界上第一个网站和服务器在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一台NeXT计算机上开始运行。[5]1995年,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批反物质——反氢原子。[4]2002年,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在受控条件下制造出约5万个低能量状态的反氢原子。[4]2012年,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宣布,ATLAS和CMS实验观察到希格斯玻色子。[5][6]2020年2月19日,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研究团队首次成功对反氢原子能量结构中的某些量子效应展开测量,测量结果与“正常”氢效应的理论预测相符。[7]2024年3月25日,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利用CMS轨迹探测器出色的追踪能力,首次观察到质子对撞中两个光子“变身”为两个陶子(τ)。[8]
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内部机构主要由理事会、科学政策委员会、财务委员会以及一系列职能部门组成。[3]其主要任务是进行基础物理研究,特别是研究微观世界的基本组成和相互作用。[9]截至2019年,欧洲核子研究组织拥有职员2500名,其中接近一半的职员是科学家、三分之一的职员是技术人员,另外在世界各地还有1万至1.3万名科学家随时待命,参与项目计划工作。[4]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核子研究组织于2022年3月暂停了俄罗斯的观察员地位。[10]

历史沿革

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