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阮文祥-快懂百科
阮文祥(1824年-1886年),越南阮朝官员,嗣德帝去世后担任辅政大臣。他在1883年至1884年间废立了三位皇帝:育德帝、协和帝和建福帝。阮文祥也是1884年反法勤王运动的领袖之一。最终,他被法国人逮捕并流放到塔希提岛,最终在那里去世。阮文祥的行动在越南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废立行为被认为是阮朝政治衰落的标志之一。[1] 早年生涯
阮文祥出生在越南中部的广治省肇丰县的贫穷农家中。他的父亲曾参与反抗阮朝统治的起义,因此阮朝曾禁止他参加科举考试。阮文祥本名阮福祥,早年中秀才,在绍治二年(1842年)参加承天场乡试,结果被绍治帝发现其名字犯了国姓(阮福),龙颜大怒,下令革去秀才名籍,改名阮文祥,交都察院治罪,判处徒刑一年,广治省地方官和考官也被降职。后来嗣德帝即位,阮文祥得到赦免,于嗣德三年(1850年)再次参加承天场乡试,考中举人。 步入仕途
1848年10月29日,嗣德帝继位。阮朝的官方史料并没有记载阮文祥最初是如何同嗣德帝搭上关系的,但可以证明的是,阮文祥在嗣德帝的保护下成功通过了科举考试,并成为了高级官员。1852年,阮文祥被任命为刑部尚书。1862年,阮文祥的父亲逝世。根据儒家传统观念,阮文祥退隐还乡,为父亲守了五年的孝,此后又官复原职。从1858年起,越南成为法国的保护国。1873年,嗣德帝将与法国谈判的重任交给了阮文祥。虽然他成功同法国签订了条约,但法国人将他当作一个骗子。在同霍道生(Philastre)签订了条约和收复了被安邺大尉占领的河内之后,阮文祥被任命为勤政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封基郡公,掌管国家的内政和外交事务。1881年,成为内阁首相。嗣德帝驾崩后,遗命阮文祥、陈践诚、尊室说三位辅政大臣共掌朝政。但事实上,阮文祥和尊室说在朝中的权力远远大于陈践诚。而执掌朝政的不仅包括三人,还包括了嗣德帝的母亲范氏姮(即慈裕太后,嗣德帝生母)、庄懿太后(即俪天英皇后武氏缘,嗣德帝的皇后,育德帝的养母)、学妃(即阮氏香,嗣德帝的宠妃,建福帝的养母)三位女性,也就是所谓的“三宫”(Tam Cung)。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阮文祥同学妃发生了暧昧关系。嗣德帝没有儿子,但他收养了三位侄儿为养子。嗣德帝在31岁时收养了弟弟瑞太王阮福洪依的两个儿子正蒙堂阮福膺祺(后来成为同庆帝)、养善堂阮福膺祜(后来成为建福帝),育为己子,当时他们分别为19岁和14岁。根据越南历史学家范文山的说法,嗣德帝曾希望由养善堂继承皇位,但受到了“三宫”的压力。嗣德帝曾经通过批评育德堂(嗣德最年长的养子)的道德行为证明其立养善堂为储君的正确性,但三宫最初不为育德的行为所动,直到后来决定杀死他。由于阮文祥与学妃的暧昧关系,一些历史学家推测他们通过治疗谋杀了育德帝。随后阮文祥等人拥立了37岁的协和帝即位。然而新皇帝意识到他们的威胁,试图疏远他们。阮文祥等人得知后,计划废黜协和帝。协和帝通过联合法国势力的方法来对抗可怕的辅政大臣们。然而趁法国人不在的时候,阮文祥等人杀死了协和帝,另立建福帝。然而建福帝抓住了阮文祥与学妃通奸一事,声称将依法处置他们。在阮文祥将要被杀之前,学妃在建福帝的药里下毒,使建福帝在第二天就死去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