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亲结婚

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通婚
近亲结婚是指中国法律规定禁止结婚的近亲属间婚姻,即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的婚配。[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0)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之间缔结婚姻;违反该规定缔结的婚姻属于无效婚姻,自始不具有法律效力,婚姻登记机关对属于上述亲属关系的当事人不予办理结婚登记。[6]直系血亲指的是具有直接生育关系的亲属,包括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以及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等。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指的是上溯至同一血缘的共同祖先后,再向下数三代内的亲属。亲/堂/表兄弟姐妹、姑侄舅甥女等均属于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4][7]
近亲结婚存在诸多严重危害,具有较高的遗传风险。从医学遗传学角度而言,近亲婚姻容易引起不孕、流产,存活下来的子代发生畸形和严重疾病的概率也大大增加。[3]近亲婚姻的成因包含封建“亲上加亲”思想、“换亲”现象、部分民族风俗习惯以及部分地区婚前检查未完全普及等情况。[8]针对这些状况,重要的干预措施有提升公众对优生优育的认知、开展婚前和孕期检查,同时需特别考虑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变通规定。[7][9][10]中国和国际上均有法律禁止近亲结婚,如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明确禁止此类婚姻,以保护人民健康。[4][7]

定义信息

直系血亲包括父母与子女、祖父母与孙子女之间的关系。[4]直系血亲还包括拟制的直系血亲,即因收养、再婚等法律关系形成的亲属,如养父母与养子女、继父母与继子女,拟制直系血亲与自然直系血亲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是指和己身同源于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各代旁系血亲,具体包括:(1)同源于父母的兄弟姐妹(含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半血缘兄弟姐妹);(2)同源于祖父母、外祖父母的上下辈亲属,如叔、伯、姑与侄儿、侄女,舅、姨与外甥、外甥女;(3)同源于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平辈亲属,如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