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贤基

清朝时期的官员
吕贤基(1803—1853)清安徽旌德人,字羲音,号鹤田。道光进士。历任编修监察御史等职。咸丰元年(1851),为工部左侍郎。次年,兼署刑部左侍郎。以太平天国声势日张,清朝统治动摇,疏请下诏求言。三年春,赴安徽督办团练,以抗拒太平军。后太平军克舒城,他投水而死。[1][2][3]

个人经历

道光十五年,吕贤基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随后,迁御史、给事中,持正敢言,数论时政得失,多所采用。文宗即位后,吕贤基应诏上封事,请[mào]圣学,正人心,育人才,恤民隐,尤被嘉纳。吕贤基迁鸿胪寺卿。
咸丰元年,吕贤基超[zhuó]工部侍郎。二年,以时事可危,疏请下诏求言,疏入,谕部院大臣、九卿、科道有言责者,各据见闻,直言无隐。
三年正月,吕贤基驰赴安徽会同巡抚蒋文庆周天爵办理防剿事宜。皇上嘉奖采纳了吕贤基的奏疏,不及施行,而安庆、江宁先后陷。奏调给事中袁甲三知府赵畇帮办团练防剿,又调编修李鸿章等襄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