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氏合金,是由锡、铅、锑、铜和其它金属制成的白色合金的统称,一种浇铸在轴瓦瓦壳上的低熔点轴承合金,又称为白合金或乌金,由美国人巴比特发明而得名。巴氏合金以锡或铅作基体,抗磨性能良好且具备优异的嵌陷性和就范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设备之中,如大型船用柴油机、涡轮机、交流发电机等。巴氏合金的组织特点是在软相基体上均匀分布着硬相质点,有利于形成贮油空间和润滑油通道,降低摩擦系数并延长使用寿命。其应用领域涵盖水泥、钢铁、石油、化工等多个行业。巴氏合金分为锡基巴氏合金和铅基巴氏合金两种,牌号表示为:ZCh+基本元素符号+主加元素符号+主加元素含量+辅加元素含量。[1] 成分与结构
巴氏合金是一种在软基体上分布着硬颗粒相的低熔点轴承合金,主要由锡、铅、锑、铜等元素组成。铸造锡基巴氏合金ZSnSb11Cu6固相点温度为240℃,液相点温度为370℃,其最高使用温度不得超过100℃,摩擦系数在有油时为0.005,无油时为0.28。其中,锡基巴氏合金和铅基巴氏合金是最常见的两种类型。[2] 锡基巴氏合金:代表成分(质量分数)为锑3%15%,铜2%6%,镉<1%,其余为锡。这种合金具有优异的减摩性能和良好的耐腐蚀性,是理想的轴承材料。
铅基巴氏合金:以铅为基体,加入Sb、Sn、Cu等元素形成。其硬度适中,磨合性好,但韧性较低。为了提高性能,常加入6%~16%的锡,并可能添加少量砷和镉以细化组织并提高高温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