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道门,亦称道会门、会门道、帮会道门等,是指以宗教异端信仰为纽带的民间秘密结社,因多以教、会、道、门取名而简称“会道门”。[1]
邪教在中国历史上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谓。在元代、明代时期称之为“左道乱正之术”“妖党”等。“邪教”一词正式刊载在官方文书始于清代。民国年间,国民党政府称之为“道会门”或“邪教”;在解放区最初称之为“道门”和“会门”;新中国建立后,便通称为“会道门”;20世纪80年代以后新产生的邪教,则直接称之为“邪教”。[2] 会道门具备六大特征,即:教主崇拜、精神控制、编造邪说、敛钱图财、秘密结社、危害社会。[2]会道门的活动特点:一是宣扬大灾和末日即将来临,入道能保平安;二是宣扬入道诚心修道能祛病强身,防止灾祸,有的将气功或中医的一些医术也作为道门的活动;三是宣扬入道能成仙成佛;四是许下种种美好的诺言,满足民众的愿望渴求。[2]
起源演变
道门”的历史要早于“会门”,“道门”一般是由民间秘密教门,如白莲教、黄天教、闻香教、先天教、罗教 演化而来。“会门”则出现在明末清初以后,特别是到了近现代时期,数量更是迅速增加。但是它们二者之间并没有严格区别,而是在彼此渗透,相互融汇,混同共生,甚至有的一个教门,既称“会”教 ,又称“道”的现象也时有出现,如先天教,又称先天道;黄天道,也称黄天教;九宫道,亦称普济佛教会;久而久之,不少人便把它们看成了一个整体概念,大概在解放前后才逐渐有了“会道门”这一总的名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