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凤翔

明代文学家
黄凤翔(1538—1614),少名凤[zhù],字鸣周,号仪庭,晚号止庵,别号田亭山人,泉州城内会通巷人。明隆庆戊戌科黄凤翔的祖籍福建莆田黄石金墩上海市方志办主任黄美真莆田市图书馆《金墩黄氏祖谱》、泉州市图书馆《台湾江夏兴化军城黄氏祖谱》、《莆阳黄氏宗谱》、浙江省图书馆《浙江钱塘金墩武林黄氏家谱》所载:黄凤翔,泉州城内会通巷金墩黄府十二世孙,明隆庆二年(1568年),戊戌科进士第二名,钦点榜眼

简介

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生。隆庆二年(1568年),中进士第二名,初授编修,奉命教习小内使读书。万历初,参与编修《明世宗实录》,后调升为修撰,[zuǎn]修会典,管理[gào]敕,充经筵讲官(在皇宫内进讲《四书》、《五经》之官)。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黄凤翔在泉州家中病逝,享年77岁,赐祭葬,墓在东郊田头亭,天启初赐谥文简。
黄凤翔故宅在泉州府丽正门阳义铺(今通政巷),中有藏书室,人们在附近建有一座“榜眼坊”的石牌坊(今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