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效应

赫尔曼·哈肯提出的化学现象
“协同效应”原本为一种物理化学现象,又称增效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分相加或调配在一起,所产生的作用大于各种组分单独应用时作用的总和,简单地说,就是“1+1>2”的效应。[1]协同效应常用于指导化工产品各组分组合以求得最终产品性能增强。[1]
1971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提出了协同的概念,1976年他系统地论述了协同理论,并发表了《协同学导论》等著作。协同理论认为整个环境中的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这里的“协同效应”术语对应着英文的“synergy effects”。之后,协同效应被医药、水产、教育、军事、商业、企业管理、传媒等多个自然或社会领域所应用。[1]运用在企业中时,协同效应分为六个维度和三个阶段(协调,协作,协同)。[2]

定义

协同效应∶Synergy Effects
协同效应就是指企业生产,营销,管理的不同环节,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共同利用同一资源而产生的整体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