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以上工企,在统计学中一般以年主营业务收入作为企业规模的标准,达到一定规模要求的企业就称为规模以上企业。规模以上企业也分若干类,如特大型企业、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等。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2] 2017 年 12 月,国家统计局根据新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在延续 2011 年《办法》的分类原则、方法、结构框架和适用范围的前提下,修订出台了《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2017)》。[3]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为基础,结合统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划分办法。[4]现行办法的出台,为按企业规模统计以及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微型企业)在财税支持、融资促进、创业扶持、创新支持、市场开拓、服务措施、权益保护等全方面促进奠定了基础。[3]
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4038.5亿元,比上年下降4.0%。[5]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6858.3亿元,比2022年下降2.3%。[6]2024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4310.5亿元人民币,比2023年下降3.3%。[7]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创下了2022年以来的同期新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2%。[8]
历史沿革
界定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