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能

生活或社交能力的丧失
失能(外文名:Disability)[1]是指由于意外伤害或疾病导致身体或精神上的损伤,导致生活或社交能力的丧失。[2]
失能按照国际通用标准,在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洗澡6项日常生活活动中,有1项或2项无法完成的定义为“轻度失能”;有3项或4项无法完成的定义为“中度失能”;有5项及以上无法完成的定义为“重度失能”。[2][3]2023年,国家[a]标准《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将老年人能力分为能力完好、能力轻度受损(轻度失能)、能力中度受损(中度失能)、能力重度受损(重度失能)、能力完全丧失(完全失能)5个等级。[4]
自2016年起,中国正式启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截至2023年底,长护险试点已覆盖49个城市,惠及超过1.8亿人口。[5]许多地方采取多种补贴办法鼓励养老机构集中收住失能老年人。普遍建立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将照护服务延伸到失能老年人家庭等。[6]

定义

失能是指由于意外伤害或疾病导致身体或精神损伤,丧失生活或社交能力。有一部分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生理机能的自然衰退以及疾病,致使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必须依赖他人照护,所以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称为失能老年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