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巨星-抖音百科
亚巨星(英文:subgiant),恒星离开主序星向巨星演化的最初阶段。亚巨星位于赫罗图的右上方,是介于巨星支和主序星支之间的一类恒星,其光度级为Ⅳ。[2] 质量小于0.4个太阳质量的恒星,因整个恒星几乎都处于对流,氢(整个星体)在主序阶段都会转变为氦,所以不会经历亚巨星阶段。[4]0.4-1个太阳质量的恒星在消耗掉核心中的氢时,核心外层的厚重氢壳层会继续核反应而不会中断核聚变,恒星从主序阶段进入亚巨星阶段。[5]1-8个太阳质量的恒星会发展出一个对流核心,核心开始收缩并增加温度,导致恒星膨胀和冷却,成为亚巨星分支的开始。[5]8-12个太阳质量的恒星在演化过程中,会将核心氢燃烧殆[dài]尽后,开始进行氢壳层和氦核心的燃烧,达到红 巨星分支,期间会经历短暂的亚巨星分支。[6][7] 由于亚巨星在恒星演化过程中时间比较短暂,所以导致能被观测到的亚巨星数量稀少。科学家们根据亚巨星的光度和初始质量等特点,通过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光谱大数据等方法,从700万恒星中筛选出25万颗亚巨星,首次在银河系空间范围和恒星金属丰度范围内获取大样本恒星的高精度年龄。 [8] 简介
亚巨星,位于主序星(如太阳)和巨星之间。它们比主序星更亮,但比巨星暗一些,在恒星光谱的MK二元分类中,亚巨星的光度级为IV级。[2]亚巨星的体积通常比主序星略大,但比巨星要小。光度是亚巨星的重要特征之一,可以帮助确定其演化阶段和性质。亚巨星的表面温度通常介于主序星和巨星之间,一般比主序星略低。温度可以通过恒星的光谱特征和颜色确定。[9][10]赫罗图的X轴是恒星的温度或光谱类型,Y轴是绝对星等或光度的散射图。亚巨星占据在主序带(下图中从左上到右下的亮带)上方和巨星之下的区域。因亚巨星在恒星演化过程中停留的时间较短,所以观测的亚巨星样本较少,在赫罗图中表现为亚巨星支的恒星数量较少。对于温度更高、质量更大的B型星,当它们演化到亚巨星阶段时,和主序星时期区别不大。而小质量恒星演化到亚巨星阶段时,整体性质与其主序星和红巨星时期相比具有较为明显的区别。[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