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

明初开国功臣
武德(公元1351年2月11日—1435年11月28日),字兴隆,河南安丰(安徽寿县)人,明朝初期军事将领。与徐达、刘诚意、常遇春李文忠等佐明太祖朱元璋定天下,太祖即位赠为开国功臣。原系金陵(南京)拜官,后因官迁长郡,世袭掌印指挥,徙居茶陵学门(今湖南株洲市茶陵县)。[1][2][3]官没于宣德八年(公元1433)癸丑十一月初九日未时,皇恩赐葬善邑河东地名金鸡岭乙山辛向(今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浏阳河东金鸡岭),享年八十四岁。[1][2][3]

人物简介

武德,生于元顺帝十九年(1351年)辛卯正月十五日辰时生,幼好诗书,后弃文从武,身披甲胄,跋履山川。[2]
元至正年中为义兵千户。知道元将要灭亡,就对其帅张鉴说:“我辈才雄万夫,现东败西挫,形势已可预料,不如早选择可依靠的主子。”张鉴认为他说得有理,就率兵归附了朱元璋,隶属李文忠,随赴池州,奋力战斗,右股中流矢,用手拔去,继续战斗。先后占领于潜、昌化,攻克严州,晋升为万户。苗帅杨完者驻扎在乌龙岭,武德请战,说:“可以袭取。”李文忠问其原因,回答说:“登高观敌,其部曲浮躁不安,吵吵闹闹。”文忠点头称好。随即袭击杨完者,歼灭了敌军。随后占领兰溪,攻克诸暨,攻打绍兴,在这些战役中,武德都冲锋陷阵在前,置右臂受伤而不顾。文忠叹道:“将士如果人人如此,又何难战无不胜呢?”
清康熙乾隆年间部分武氏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