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指发生在导管上皮的良性肿瘤,多见于40~50岁产后妇女,是临床上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根据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乳腺肿瘤分类,将导管内乳头状瘤分为中央型和外周型。中央型乳头状瘤多发生在乳管壶腹以下大约1.5cm的1、2级乳管,又称大导管内乳头状瘤,位于乳腺中央区乳晕下方,一般认为其不增加乳腺癌的风险。[1]外周型乳头状瘤是指终末导管-小叶系统发生的多发性导管内乳头状瘤,曾使用过“乳头状瘤病”的名称,位于乳腺的周围象限,一般认为是癌前期病变,癌变率为5%~12%。

就诊科室

  • 乳腺外科

病因

  • 病因尚不明确,多数认为与雌激素水平增高或相对增高有关。由于雌激素的过度刺激,引起乳管扩张,上皮细胞增生,形成乳管内乳头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