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芳澜,男,1893年05月04日出生,著名的真菌学家和植物病理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在真菌分类学、真菌形态学、真菌遗传学以及植物病理学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1]1973年1月3日,戴芳澜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2]
戴芳澜建立起以遗传为中心的真菌分类体系,确立了中国植物病理学的科研系统;对近代真菌学和植物病理学在我国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开创和奠基的作用。[1]
人物生平
戴芳澜出生在一个书礼世家的旧式大家庭里,兄弟辈排行第二。他童年文静好学,17岁到上海震旦中学学习。这个学校注重法语,因此他的法语有良好的基础。1909年美国为了缓和中国人民的反帝情绪,决定将庚子赔款的大部分改充为选派中国留美学生的教育费用,并委托清华大学留美预备班考选。1913年戴芳澜考入预备班,1914年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农学院学习,以后转到康奈尔大学农学院,获学士学位,其后又到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攻读植物病理学和真菌学,1919年获得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