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应

第一届上海市政协常委
彭文应(1904~1962) 江西安福人。13岁时考入清华学校。在清华求学期间,担任过《清华周刊》总编、学生评议部长,参加五四运动。民国14年(1925年)毕业后,以公费赴美国留学,在美国威士康辛大学攻读政治系,获学士学位。后又至哥伦比亚大学深造,获政治硕士学位。民国20年九一八事变后,曾担任哥伦比亚留美中国学生会会长,组织中国学生发表声明,写文章,抗议日本侵华,呼吁国人团结抗日。

人物简介

彭文应(1904~1962) 江西安福人。13岁时考入清华学校。在清华求学期间,担任过《清华周刊》总编、学生评议部长,参加五四运动。民国14年(1925年)毕业后,以公费赴美国留学,在美国威士康辛大学攻读政治系,获学士学位。后又至哥伦比亚大学深造,获政治硕士学位。民国20年九一八事变后,曾担任哥伦比亚留美中国学生会会长,组织中国学生发表声明,写文章,抗议日本侵华,呼吁国人团结抗日。
彭文应于民国21年回国后,在上海法学院、光华大学担任教授,并担任王造时主编的《主张与批评》、《自由言论》杂志的主要撰稿人,发表了《社会主义之路比较可通》、《剿民乎?剿匪乎?》等文章,主张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民国24年,彭文应参加上海各界救国会。民国26年参加宪政协进会和民主同志会等组织,曾担任《民主》、《宪政》半月刊主编。“七君子事件”发生后,他参加了宋庆龄领导的营救工作,并随宋庆龄进行爱国入狱斗争。
上海沦陷后,彭赴江西,任《前方日报》主笔,在此期间,曾任江西省政府临时参议会参议,省立永修高级农林学校校长,南昌大学教授、总务长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