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赞廷

清末民初文学家
刘赞廷(1888—1958),名永夑,字燮丞,笔名懒兵,汉族,清末民初文学家,河北河间府东光县人,毕业于北洋宪兵学校。[1]

人物生平

刘赞廷被誉为清末民初康藏边地的重要记录者。他的职业生涯始于跟随清季川滇边务大臣兼驻藏大臣赵尔丰在康藏地区的活动,参与了“改土归流”的实施。在民国时期,他曾担任川边军分统,随后成为蒙藏委员会调查室主任等职务。刘赞廷以其丰富的边疆生活经验,撰写了多部关于康藏地区的著作,包括《康藏宝鉴》《边藏刍言》《藏地秘史》《三十年游藏记》等,为地方文献和方志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遗作《藏稿》也被视为珍贵的历史资料。[2]

军旅生涯

刘赞廷曾作为赵尔丰的下属,随其赴川藏地区,经历了长达三十多年的边务生涯。他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随赵尔丰入藏,先后担任西藏军营哨官、管带、标统、分统等军职。在宣统年间,他还曾代理西藏镇守使等职务。在军事行动中,刘赞廷曾在多个战役中表现出色,尤其是在对抗藏军的战斗中,他多次取得胜利。民国初期,他继续在川边地区担任重要职务,并在1912年的巴安保卫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