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砜纶

芳香族有机耐高温材料
[fēng]纶(Polysulfonamidefibre,PSA)。芳砜纶属于对位芳纶系列,学名为聚苯砜对苯二甲[xiān]胺纤维,它是一种在高分子主链上含有砜基(-SO2-)的芳香族聚酰胺纤维,为三元无规共聚物。由于芳砜纶大分子主链上存在强吸电子的砜基,通过苯环的双键共作用,使芳砜纶纤维具有十分优异的耐热稳定性。

发展历史

芳砜纶(聚砜酰胺)纤维,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和高技术纤维产品,属于芳香族有机耐高温材料。类似的纤维只有少数发达国家才能生产,是国家科技水平和实力的象征。芳砜纶与美国杜邦Nomex纤维(芳纶1313纤维)同属芳香族聚酞胺纤维,性能很相似,但其在抗燃和抗热氧老化上显著优于Nomex。
我国首创的芳砜纶纤维自20世纪70年代被发明后,在1973年,由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上海第八化学纤维厂等单位联合组成攻关协作组,先后建成了规模为25吨/年和100吨/年的小试和工业化试验装置。所生产的纤维、织物和绝缘纸成功地应用在军工产品和电机绝缘材料等方面,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工艺和设备等方面不够完善,产品性能同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有一定差距,加之其他种种原因,两套装置均未正常运转。九十年代初上海第八化学纤维厂搬迁,两套装置也随之报废,国产芳砜纶终未实现工业化生产。20世纪末,在中国工程院提交国务院领导的一份调研报告中,专家们评论和建议:“上海自主开发的芳砜纶,其耐高温特性高于美国同类产品,已用于军工配套和环保过滤材料等,打破了国外垄断。”;“建议2005年前扩大生产搞500--1000吨/年短纤维生产线。2010年前搞300吨/年长丝生产线。”在中国载人航天器胜利完成飞行任务后,芳砜纶产品在神舟5号中以其优异性能击败了发达国家的王牌纤维,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据悉,作为我国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原创性项目,作为制造高性能防护材料和结构材料的基础原料,芳砜纶被列为了我国耐高温产业领域的一项核心技术。

化学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