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蒙蒂斯

西方神话中的恶魔
阿斯蒙蒂斯(英文:Asmodeus,希伯来文:אשמדאי,Ashmedai),[1]又称阿斯莫德[3]、阿斯莫代[4][5]、阿斯摩太[6]、阿斯摩蒂尔斯[7],是西方神话传说中的恶魔。[8][2]他是波斯神话中暗黑魔神阿里曼(Ahriman)的六大手下之一,象征着情欲和愤怒。在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传说中,阿斯蒙蒂斯被吸收为恶魔形象,被称为“恶灵之首”。[2]
阿斯蒙蒂斯首次出现在《托比书》中。他被称为“恶魔之王”,因爱上了拉盖尔的女儿萨拉,而阻止她结婚。他连续杀害了七位试图与萨拉结婚的男子。后来,托比亚斯(Tobias)在天使拉斐尔(Raphael)的指引下,使用鱼胆的烟雾驱逐了阿斯蒙蒂斯,使其逃往埃及,并被拉斐尔束缚。在《所罗门遗书》(Testament of Solomon)中,阿斯蒙蒂斯被描述为专门破坏新婚夫妇的恶魔,使他们无法结合,并通过各种灾难将他们分开。在犹太教传说里,阿斯蒙蒂斯和所罗门王关系密切。所罗门王建造圣殿时,因不能用铁器加工石头,需要神奇生物“shamir”来切割。所罗门王巧用计谋抓住阿斯蒙蒂斯,从他口中问出了“shamir”所在。所罗门王派本雅明(Benaiah)去捕获阿斯蒙蒂斯。本雅明利用阿斯蒙蒂斯的饮水习惯,通过替换水源并用刻有上帝名字的戒指将其束缚。阿斯蒙蒂斯被带到所罗门面前,最终帮助所罗门完成了圣殿的建造。阿斯蒙蒂斯的名字和形象可能与波斯神话中的恶魔“Æshma”有关。在后期的犹太教文献中,阿斯蒙蒂斯被描述为所罗门的老师,甚至被认为是所罗门魔法和医学知识的来源。[8][2]
阿斯蒙蒂斯(Asmodeus)的名字来源于古代波斯的祅教。在阿维斯陀语中,他的名字为“Aeshma-dæva”,意为“愤怒之神”,其中“Aeshma”表示“愤怒”,“Dæva”表示“恶魔”。这一名字后来在犹太教和基督教中演变为“Ashmedai”和“Asmodeus”,并被引入希腊语和拉丁语中。[12][2]
在波斯的《阿维斯塔》中,阿斯蒙蒂斯(Aeshma)是七大恶神之一,主要代表“愤怒”和“复仇”,是善神阿胡拉·马兹达(Ahura Mazda)的对立面。在犹太教的《托比特书》中,他被描述为嫉妒人类婚姻的恶魔。在中世纪的魔法文献中,阿斯蒙蒂斯被描绘为拥有三个头(人头、牛头和羊头),手持火焰喷吐的武器,骑着地狱的龙。[2]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中,阿斯蒙蒂斯常被描绘为半人半兽的形象,具有蛇尾和鸟爪。[2][13]

词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