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万荣-抖音百科
孙万荣(约640—697.5.25)是契丹大贺氏部落联盟的首领和军事统帅。契丹族是唐朝时期东北地区的游牧部族,生活在水草丰美的地方,主要以畜牧和射猎为生。孙万荣的曾祖孙敖曹在隋朝时是契丹一个部落的首领,后来归附隋朝并被封为金紫光禄大夫。唐武德四年(621年),孙敖曹归附唐朝,唐高祖李渊安置其部落在营州城(今辽宁朝阳),任命孙敖曹为云麾将军,总管辽州(今辽宁辽阳)。[1] 归附唐朝后,孙万荣与唐朝保持良好关系。然而,随着武则天专政,国内动荡不安,对外频繁出征,导致国家局势不稳定,军费增加,征调加剧。696年初,契丹发生饥荒,民生困苦。营州都督赵文翙对待契丹人冷酷无情,激起了他们的不满。孙万荣趁机与妹夫松漠都督李尽忠商议反唐大计。李尽忠率部起义,攻陷营州,斩杀赵文翙[huì],契丹人纷纷响应起义。孙万荣被任命为主帅,率军东进,所向披靡,吸引更多契丹部落投靠,军队迅速壮大至数万人。[3] 唐军遭遇失败后,武则天怒不可遏,调集大军征讨契丹。孙万荣协助李尽忠指挥作战,在硖[xiá]石黄獐谷击败唐军,俘虏重要将领。唐军溃败令武则天震怒,下令加强边防,并派遣武将征讨契丹。[2]整个东北局势因此陷入长达两百多年的混乱与战乱之中。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孙万荣在奚人叛变并受到多方围攻后,最终在潞水东的林下被追赶至穷途末路。在这种绝境之下,孙万荣被他的奴隶斩下了首级,并将其头颅作为降唐的证明。[4] 归附唐朝
显庆五年(660年),松漠都督、契丹族酋长窟哥死,继任松漠都督的阿卜固率契丹诸部与奚族连兵反叛。同年五月,唐高宗遣突厥降将阿史德枢宾为沙砖道行军总管,讨伐契丹。不久,契丹兵败,阿卜固被擒送洛阳。孙万荣担任部落首领后,主动与唐朝仍然保持良好的关系。垂拱初年,武则天累授孙万荣为右玉钤[qián]卫将军、归诚州刺史,封永乐县公。从此,契丹与唐又恢复了藩属关系,保持著正常的朝贡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