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檀

豆科紫檀属植物
1
4
紫檀(学名:Pterocarpus indicus Willd.),又名青龙木、羽叶紫檀、印度紫檀,为豆科(Fabaceae)紫檀属(Pterocarpus半常绿乔木[3][1][4]。紫檀主要分布于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等国家以及太平洋岛屿,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台湾、广东云南等省份[1][2][5]
紫檀为乔木,有15~25米高。羽状复叶,小叶3~5对,卵形,薄纸质,边缘全缘,端部渐尖,基部呈圆形,两面无毛。圆锥花序,被褐色短柔毛;花梗顶端有2枚小苞片;花萼呈钟状,微弯,有黄色疏柔毛,萼齿呈阔三角形,被褐色丝毛;花冠黄色,花瓣具长柄,边缘呈皱波状;雄蕊10枚;子房具短柄,密被黄色柔毛。荚果圆形,扁平,偏斜,种子部分略被毛且有网纹,周围具宽翅,翅宽可达2厘米,有种子1-2粒。花期5~7月,果期7~10月[3][6][7]
紫檀木材坚硬致密,为乐器、家具、雕刻品等用材[3][4]。紫檀常被用作城市行道树、庭园树等,是优良的庭院和公路绿化树种[4][8]。药材紫檀具有消肿解毒、祛淤止血等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毒痈[yōng]肿、恶露凝结、金疮出血、心腹痛、头痛等疾病[6][7]。紫檀2018年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23年《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中,其保护级别均为濒危(EN)[9][10]

引种历史

紫檀的名字来源于《古今注》:"紫檀木,出扶南,色紫,亦谓之紫檀。"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古人所谓的紫檀木可能是泛指颜色泛紫色的硬木,并不一定来自于现今植物学概念上的紫檀(Pterocarpus indicus Willdenow)。有关紫檀学名较早的正式记录可见《植物种志》,这个时间点是在1802年,其模式标本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波拉贝雷海拔300米的丘陵林地[11]。现代植物分类学认为紫檀属植物没有一种原产于中国,紫檀为引种[12],紫檀最初引种进中国约于1951年,树种引进的确切时间难确定,只能从其定植的时间或树龄推测[13]海南省尖峰岭热带林业试验站在20世纪60年代初引种了一些紫檀树种,进行了紫檀纯林栽培或杂交等试验;在20世纪90年代初,海南省尖峰岭和三亚市先后开展了紫檀作行道树栽培的试验,紫檀对海南省水泥路面的强热辐射表现出特强的适应能力;而后紫檀很快在海南省许多乡镇推广种植,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果;现在紫檀在海南已广泛种植于城乡、庭园等[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