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兹·戴明

质量管理之父
爱德华兹·戴明(W.Edwards.Deming,1900年至1993年)[1][2],出生于美国爱荷华州[3],世界著名质量管理专家,被尊称为“质量管理之父”。[4][2]
1921年毕业于怀俄明大学,1925年获科罗拉多大学数学与物理硕士学位,1928年获耶鲁大学物理博士学位。此后一直在统计学领域工作。[3]1940年,爱德华兹·戴明在美国国家人口统计的工作中,使用统计过程控制的方法,把效率提高了6倍以上。[3]1950年6月,爱德华兹·戴明来到日本,举办了为期8天的质量管理讲座,并将其报酬捐出,此后几乎每年都赴日继续指导,推动日本质量改革运动,奠定了日本企业界良好的质量管理基础,这一指导持续了近四十年。[5]1980年因NBC纪录片《如果日本可以,为什么我们不能?》引发关注,推动美国企业采纳其理念,他的畅销书《转危为安》被翻译成多国语言。[3]
爱德华兹·戴明提出的质量管理14条理论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的金科玉律,为质量管理奠定了基础[3],以爱德华兹·戴明命名的“戴明品质奖”,是日本品质管理的最高荣誉。[4]

质量管理专家

作为质量管理的先驱者,戴明学说对国际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始终产生着异常重要的影响。他认为,“质量是一种以最经济的手段,制造出市场上最有用的产品。一旦改进了产品质量,生产率就会自动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