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勤

维新派的报刊活动家之一
徐勤(1873—1945),号雪庵,早岁入邑[xiáng],字君勉,广东三水县人。[1]庠生出身,康有为十大弟子之一,[2]维新派的报刊活动家之一。1895年在上海创办《强学报》,出版仅两周即停。

个人经历

1896年协助梁启超办《时务报》。在该报上发表《中国除害议》一文,抨击科举制度,受到张之洞干涉,文未登完而中辍。1897年随梁启超赴长沙任时务学堂教习,同时给澳门《知新报》撰稿。不久,被康有为推荐为日本横滨大同学校校长,大力进行维新变法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在旅日华侨中影响很大。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追随康有为在海外流亡多年。1889年在美国旧金山与梁启田创办保皇党机关报《文兴日报》进行论战达两月之久。失败后前往广州,创办《国事报》,继续同革命派报纸进行争辩。辛亥革命后在天津作寓公。1945年去世。

生平

1890年秋初次[]见康有为,著弟子籍,1891年入长兴里万木草堂受业。徐勤治学勤奋,“坚苦刚毅,以进于成”,是长兴里十大弟子之一。又因其为人慷慨,性情爽直,能“急朋友之难”,深得康有为的嘉许。徐勤家境相对宽裕,且少年持家,“常供养朋友之才贤者”,万木草堂几次搬迁及平日刻板印书之费,皆由他出,而他自己“几以任恤破其家也”。徐勤心直口快,康有为也曾当面指出他“好善如不及,疾恶如探汤,好面折人,不能容人过,强御则益折之。”在万木草堂,学有余力的弟子常协助康有为编书,“编书工作徐勤最积极”,“逢编书日,有晏起未列席者,即入室干涉。”1896年,徐勤与另一名草堂弟子王觉任担任学长,主持草堂的管理和教学工作,讲课答问,一如既往,这也为他后来主持横滨大同学校积累了有益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