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彦

唐朝宗室大臣
李道彦(?~638年),唐朝宗室,西魏北周八柱国之一李虎曾孙、隋朝海州刺史李亮之孙、淮安靖王李神通长子,唐高祖李渊堂侄。[1][2]
李道彦自幼孝顺恭谨,初任朝请大夫唐朝建立后,受封义兴郡公。后依例进封胶东王,授任陇州刺史。贞观元年(627年),改任相州都督。后依例降封胶东公,改任岷州都督。贞观二年(628年),击退侵犯岷州的吐谷浑军队。贞观四年(630年),李道彦因父丧解职。服丧期满后,复任岷州都督,曾遣使劝降党项诸部。后随李靖攻打吐谷浑,担任赤水道行军总管。后由于李道彦袭击党项首领拓跋赤辞,劫掠其牛羊数千头,致使诸羌怨恨,而遭拓跋赤辞打败,死者数万,李道彦因此获罪流放边地。很久后受到朝廷重新起用,历任凉州都督、交州都督。贞观十二年(638年),平定明州獠民叛乱,卒于任上,追赠为礼部尚书[1][2]

人物经历

孝顺恭谨

李道彦是淮安王李神通长子,唐朝宗室,自幼孝顺恭谨。隋朝大业十三年(617年),李道彦的堂叔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隋官搜捕李渊的同族之人,李神通、李道彦父子为躲避隋官搜捕,从长安逃到鄠县(一作户县)山区南部。李神通在[]县山谷中生病,数十日后食物罄尽,李道彦换上破旧衣服乞食于民间,或是采摘野果进奉其父。李神通未食时,不敢先尝;其父分以食物,他常以已饱推辞,而加以收藏以防困乏。